搞農業園區不盈利,最簡單、通俗、傷人的話語就是不會管理、不會經營。聽著想說風涼話,中國有句話叫“站著說話不腰疼”,用到這里還蠻合適的。
做農業園區,首先要有規劃、會管理,很多搞農業的把農業當成工業管理,一味的擴建園區,只注重面積而疏忽管理。
搞農業不僅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土壤水分、更重要的是市場供求,農業發展不是看別人種(養)什么火,也跟著種(養)什么就能賺錢,而恰恰是特有的品種才會占市場優勢,或者形成獨特的品牌才會有更大的市場。策,從事農業項
智慧農業前景很豐滿,但是現實的“錢景”卻很骨感。當前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部分發展蔬菜不賺錢的局面,農業園區基本虧損,農業合作社利潤則普遍偏低,導致一部分地區出現棄種、荒棚現象?!耙敫F,種大棚”和“要想窮得快,趕緊種蔬菜”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規劃建設、技術與管理不到位,另一部分則是沒有對蔬菜市場現狀與供求關系進行綜合考量的結果。日前,中國智慧農業產業聯盟首席專家王友福先生在第七期智慧農業有機蔬菜精準研修班授課時提出要想菜好吃,請大家先把園區管好。要想多收益,請一定熟悉蔬菜市場的發展規律。
如何把園區變成致富“聚寶盆”?
農業研究和應用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蔬菜園區已經成為智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許多人視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壽光當地有代表性的蔬菜園區一年收入就能夠達到30多萬。但是,蔬菜種植看似簡單,卻有一整套的專業程序,不能忽略任何一個步驟。一步錯步步錯,由此引發的蝴蝶效應可能會讓致富夢化為泡影。
壽光園區蔬菜種植正處在從傳統的單一模式趨向多樣模式的過渡階段,逐步形成連片規模,品種多,科技含量高,市場份額逐步擴大。通過大力發展智慧農業,農業結構調整的路子被拓寬,傳統農業向現代智慧農業轉變,實現了園區收入持續突破性增長。
“壽光經驗”雖好,卻也要因地制宜,不能夠照搬照抄。說到底,園區致富就是通過提高產量和在行情好的時期產品集中大量上市,獲得最高效益。從全國來看,每年蔬菜價格總體上有兩個峰值,一個是二三月份,一個是八九月份。七八月份全國高溫多雨,蔬菜怕熱怕澇。八月中旬之前,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種不了蔬菜,只有內蒙古、東北、西北等少數氣溫較低的地區可以種菜。因此每年這個時候,蔬菜價格都會出現一個峰值。八月下旬以后,全國各地高溫天漸次結束,蔬菜種植量上升。到國慶節之后,大量蔬菜上市,價格走低。王友福把話講得更加直白,“中國沒有賣菜難,只有在市場缺菜、價格高時不能生產上市,蔬菜供應過量、價格低爛市時上市了。中國的優質菜果不怕貴,就怕種不出來?!?/span>
園區農產品消費今后將呈現逐漸分級、優質優價的發展趨勢。隨著消費人群發生變化,高質量農產品走進普通家庭。由于消費群體的變化和對健康的追求,高質量農產品將會被逐漸接受。有機綠色種植技術的成熟,使高品質產品成為可能,物聯網的應用用戶對生產全程監控,也能夠保證產品品質。因此,要想把蔬菜園區變成“聚寶盆”,認真鉆研有機綠色種植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1、總結目前國內園區現狀和虧損的主要原因
2、解析壽光農業成功發展歷程,壽光種植模式經驗和推廣
3、以“壽光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例分析園區發展模式
4、園區整體規劃定位與盈利模式方式設計
5、園區種植選項與優良品種的選擇
6、園區溫室設計方案和環境調控技術
7、園區種植技術支持與培訓方案
8、園區運營管理模式
9、園區種植茬口安排和市場行情研究
更多關于園區盈利及智能農業發展,現場由專家老師給您一一規劃解答,手把手扶持!
全國免費報名咨詢熱線:0536-5852016 李老師:13053686026
QQ:2984642689 網址:www.83110.net
報名學習聯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師(微信同號)
報名學習聯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師(微信同號)
End.
轉載請注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培訓 » 搞農業園區、智慧農業不盈利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