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蟲和薊馬雖小,卻是幾年來大棚蔬菜種植的主要害蟲。螨蟲危害癥狀與病毒病、激素中毒相近,易被菜農誤診;薊馬晝伏夜出,田間管理時不易被發現。
由于這兩類害蟲為害生長點及其附近的葉片后,癥狀通常與病毒病、激素中毒等相近,很容易被菜農混淆而錯過最佳的防治時期。
隨著氣溫的升高,很多蔬菜棚室里都發現了這兩種害蟲危害的跡象,要嚴加防治。
薊馬,屬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纓翅目;口器為特殊的銼吸式口器。主要是銼吸植物汁液為生,對植物造成傷害。
薊馬在茄子、辣椒及瓜類蔬菜生產中發生較為普遍,一旦發生很難消除干凈,是菜農比較頭疼的一種害蟲。
薊馬發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5月份則是第二個高峰期。雌成蟲主要進行孤雌生殖,偶有兩性生殖,極難見到雄蟲。
薊馬喜歡溫暖、干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濕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薊馬為害上部嫩葉后,葉片變薄并卷曲變形,葉肉上有灰白色的褪綠點;
頂芽受害時,易出現生長點萎縮等癥狀;辣椒等幼果受害時,后期易出現“疤痕果”,果皮表面出現不同形狀的木栓化灰白色的斑痕,原因是幼果被薊馬咬食后,果皮細胞失水干縮,在果面上留下小疤痕,隨著果實后期膨大,疤痕被拉長或擴展。
薊馬為害后多在反面呈現“亮皮”情況,輕時分散,重時連成一片,且在正面也可發現。
螨蟲,如茶黃螨主要危害蔬菜的細嫩組織,用口針刺吸蔬菜莖、葉、果,以危害植株生長點和幼果為主,常造成葉片和果實畸形或裂果,變灰白色或褐色,植株生長受阻,長勢衰弱。
也正是因為螨蟲多危害植株生長點,所以其癥狀與激素中毒或病毒病的癥狀相似。菜農朋友一定要學會識別,千萬不要誤診誤治,以免錯過防治時機,造成螨蟲大發生。
螨蟲在田間有發病中心,多為一段段發生。葉片受害后,背面變褐色帶油光,扭曲畸形,向下卷曲,這區別于病毒病和激素中毒;果實受害后,果皮“銹皮”,呈黃褐色、木栓化、龜裂。
螨蟲主要是二斑葉螨和茶黃螨。菜農要經常性地觀察放風口附近蔬菜的生長點及葉片。薊馬為害后多在反面呈現“亮皮”情況,輕時分散,重時連成一片,且在正面也可發現。
防治措施:近年來很多菜農反映,噴施藥劑殺滅害蟲時效果非常不好,探究其原因,除了害蟲對藥劑產生抗性外,還有使用時間、方法不對,藥劑選擇不合理這兩個原因。首先,不同害蟲噴藥,選擇的時間以及噴藥方法有區別。
薊馬跟螨蟲在用藥時是有講究的,除了做到上述兩點之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薊馬晝伏夜出,因此噴藥時間要選擇下午,噴藥后薊馬出來取食,這樣其效果要好很多。而且薊馬產卵都是產在葉肉組織內,如果選擇觸殺性藥劑,很難將其卵殺死,治標不治本。
一、及時處理薊馬危害嚴重的植株,集中統一銷毀,消滅越冬蟲態。
二、藥劑防治,選用觸殺和內吸性好的藥劑進行防治。例如:常規使用的吡蟲啉、啶蟲脒,還有的選用噻蟲嗪,多殺霉素,這一點上不做過多的介紹,重點是以下幾點:
1、薊馬有個特點就是當棚室的溫度達到16-19℃以上時,開始從土壤中往植株上轉移,準備取食危害,從這一點上看,我們要根據棚室的溫度進行準確的防治。
2、薊馬除了在植株上危害之外,有達到三分之一的薊馬還存在于土壤當中,因此在防治的時候除了上部噴霧防治之外,一定要注意同時噴地面。
螨蟲,多分布在葉片背面,如果按照正常的噴藥方式,藥液多集中在葉片正面,很難接觸到葉片背面的螨蟲,殺蟲效果差,因此在噴施殺螨蟲的藥劑時要將噴霧器噴頭斜向上45°噴。其實關于噴藥方法的問題,現在市面上的彌霧機就可以解決,不僅省工省時,而且噴藥全面,但是使用時要了解一下藥劑是否耐高溫。
螨蟲主要是二斑葉螨和茶黃螨,根據阿維菌素對二斑葉螨特效,噠螨靈對茶黃螨防治效果好的特點,可用噠螨靈1500倍混加阿維菌素2000倍進行噴治。
薊馬繁殖快、易成災,白天常躲藏在葉背面或花朵中,因而在用藥時可采用噴、熏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菜農可以在傍晚閉棚前葉面噴施菜喜2000倍?;蛘哐┭潦瓱焺┗蜻料x啉煙劑。
在藥劑防治的同時,還可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及改善環境條件的辦法,如在放風口處張掛300目及以上的防蟲網;藍板誘殺。
薊馬有趨藍色的習性,用藍板誘殺成蟲,可以減少危害的種群密度。定時往水渠中灌水,提高放風口附近的空氣濕度也利于趨避薊馬、螨蟲。
報名學習聯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師(微信同號)
報名學習聯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師(微信同號)
End.
轉載請注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 » 薊馬、螨蟲總打不住,或許是你殺蟲方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