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調整 :通過植株調整,調節黃瓜葉面積系數及其在空間的均勻分布,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避免徒長,減少損耗,保證瓜秧正常生長。
打杈 :對于以主蔓結瓜為主的黃瓜,側枝應全部摘除。但黃瓜綁蔓前,側枝疏除不能過早,以免影響黃瓜長勢??稍趥戎﹂L到5-8厘米左右時將其摘除。黃瓜綁蔓后,主蔓上萌發的側芽要隨時摘除。
疏花疏果: 若雌花過多,坐瓜過多時,需要疏掉一部分雌花或幼瓜,以保證瓜秧健壯生長,減少化瓜。一般要按每2-2.5片葉保一個瓜的原則進行疏花疏果。同時要將雄花、畸形果和病果一并去除。
掐除卷須: 卷須容易與果實爭奪養分,龍頭部位的卷須更是如此,故宜及早掐掉。
摘除老葉病葉 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和黃葉,以利于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摘葉時,不可一次摘葉過多,一般一次不要超過2-3片葉,盡量保持每株有20片左右的開放葉。
摘心 :一般可在黃瓜長到30-35片葉時,把主蔓的生長點摘除,使瓜秧停止生長,使植株將養分集中向果實輸送提高黃瓜的品質,并能促進回頭瓜的形成。
綁蔓:綁蔓方法 一般當瓜秧長至25厘米左右時開始綁蔓,以后每隔3-5片葉綁一次,一般綁于瓜下1-2節處。第一次綁蔓時,將每棵瓜秧綁于各自旁邊的竹竿上。第二次綁蔓時,第一棵秧綁于第二根竹竿上,第二棵秧綁于第三根竹竿上,依次類推。第三次綁蔓時反之,使黃瓜植株在空間呈“S”形分布,以降低高度,抑制徒長。
綁蔓應注意的問題 綁蔓時,把植株生長勢強的瓜秧適當下縮,減弱其生長勢。把植株生長勢弱的瓜秧適當上提,促其生長,盡量使龍頭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確保植株和葉片在空間均勻分布,利于通風透光。對長勢弱的植株要早綁、松綁。對長勢旺的植株要晚綁、緊綁,并使植株龍頭下垂,抑制黃瓜旺長,促進養分向果實輸送。綁蔓時操作要輕,不要損傷葉片,以防病菌侵入。
細菌性角斑病 害發病初期為鮮綠色水浸狀斑,逐漸變為淡褐色,病斑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黃褐色,濕度大時葉背溢有乳白色渾濁水珠狀菌液,干后具白痕,病部質脆易穿孔。莖、葉柄和果實上病斑為水漬狀圓斑,潮濕時有白色黏液,干枯后為白色。防治:可在發病初期用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30%DT殺菌劑500倍液,或5%百菌清粉塵劑1000倍液噴施,防效較高。
枯萎病 枯萎病病菌生命力極強,能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氮肥過多,酸性土壤發病較重。根結線蟲多的地塊及大水漫灌的地塊發病較重。防治: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也可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立枯凈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隔7天灌1次,連續灌3次。嫁接也是防治黃瓜枯萎病較理想的方法,用根系發達耐低溫抗枯萎病的黑子南瓜做砧木,以黃瓜為接穗,靠接或插接,防病效果極好。
霜霉病 發病初期,葉背或葉緣出現水浸狀淡黃色不規則形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斑逐漸擴大,并受葉脈限制形成多角形黃斑。發病嚴重時小病斑匯成大病斑,在潮濕條件下病斑背面長出灰黑色的霉層。病葉由下向上發展,嚴重時全株葉片枯死。防治:首先要施足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培養壯苗,膜下澆水,減少澆水次數。加強通風,降低空氣濕度??蛇x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普立克水劑600-1000倍液噴霧。也可每畝每次用20-30克百菌清煙劑熏棚。每7-10天用藥1次,連續防治3-5次。

報名學習聯系:180 5366 7590 丁老師(微信同號)
報名學習聯系:133 3636 0693 王老師(微信同號)
End.
轉載請注明: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大全 » 黃瓜打叉 綁蔓|病蟲害防治